当前位置:服务支持 >  软件文章 >  上海交大刘尽尧团队Small研究:仿生纳米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平台

上海交大刘尽尧团队Small研究:仿生纳米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平台

阅读数 11
点赞 0
article_banner

癌症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这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位居全球第一,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免疫疗法”被誉为现代抗癌药物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其中,树突状细胞(DCs)介导的肿瘤疫苗因能促进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活化而在肿瘤治疗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虽然近年来关于DCs疫苗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治疗型肿瘤疫苗的疗效目前仍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有如下四点:1)DCs淋巴归巢受限;2)易受体内环境影响而导致较低的抗原呈递效果;3)难以实现个性化肿瘤疫苗;4)体外储存与运输困难。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刘尽尧团队报道了一种利用肿瘤细胞膜包裹高分子纳米颗粒并致敏DCs,以及进一步提取DCs细胞膜涂层于高分子纳米颗粒表面制备仿生纳米DCs疫苗(BNs)的级联涂层策略。递呈了全部肿瘤细胞膜表面抗原并保留了完整DCs细胞膜组分的BNs继承并增强了DCs的交叉递呈能力,从而显著增强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值得注意的是,BNs可以直接与T细胞相互作用,可用于个性化抗肿瘤疫苗。与DCs疫苗相比,该仿生纳米疫苗具有良好的淋巴归巢能力,且不受体内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了DCs疫苗所需的苛刻储存和运输条件。研究人员通过黑色素瘤、肝癌以及宫颈癌等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证明了BNs能够诱导强有力的抗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并且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αPD-1联用后,获得了进一步增强肿瘤消退和延长小鼠生存期的显著效果。BNs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普适性抗原递呈策略,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上海交大刘尽尧团队Small:基于仿生纳米树突状细胞的肿瘤疫苗平台的图1


该研究工作以Biomimetic Nanoparticles Enabled by Cascade Cell Membrane Coating for Direct Cross-Priming of T Cells标题发表在Small上。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陈芳洁博士生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博士后耿忠民为并列第一作者,刘尽尧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仁济医院周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第十四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上海市探索者计划等课题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104402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相关文章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