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需要下入动力钻具调整井身轨迹:
①、井眼的井斜方位角不符合设计要求; 
②、井眼的井斜角不符合设计要求; 
③、利用转盘钻已经达不是到合理调整井眼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的要求; 
2)、下入什么样的钻具组合进行井身轨迹调整: 
根据井眼轨迹调整需要的造斜率K来决定下入什么样的钻具组合,一般来说需要按造斜率的大小选择钻具组合: 
造斜率K在10°~15°/100米之间可以下入弯接头组合来完成; 
造斜率K在15°~25°/100米之间可以下入单弯动力钻具完成; 
造斜率K在25°~45°/100米之间可以下入双弯动力钻具完成; 
造斜率要求不高,为了减少起下钻次数(在配合高效PDC钻头的情况下),可以下入DTU组合来完成; 
3)、怎样确定造斜组合的装置角: 
①、装置角对井眼轨迹的影响规律: 
②、根据井眼轨迹的需要,利用沙尼金图解法确定工具装置角的方法: 
A、选择一定长度的线段,代表角度值。 
B、选原点O,作N、E坐标,根据Φ1作井斜方位线OQ。量OA=α1(长度代表角度),以A点为圆心,以γ为半径画圆。 
C、作线段OB,使∠AOB=ΔХ,交圆于B、B′两点,连接AB和AB′。 
注意,ΔХ是有正负之分的。ΔХ为正时,是方位增加,以OA为始边顺时针旋转作出OB线。 
D、用量角器量得∠QAB和∠QAB′两角,即得赠斜扭方位的装置角ω=∠QAB,减斜扭方位的装置角ω′=∠QAB′。 
E、用直尺量OB和OB′的长度,换算成角度,则是增斜扭方位的井斜角α2=OB,减斜扭方位的井斜角α2=OB′。 
③、动力钻具反扭角的确定 
A、公式法计算反扭角(由于误差太大,故略去)。 
B、经验数据法确定反扭角 
1)、什么时候需要下入动力钻具调整井身轨迹: 
①、井眼的井斜方位角不符合设计要求; 
②、井眼的井斜角不符合设计要求; 
③、利用转盘钻已经达不是到合理调整井眼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的要求; 
2)、下入什么样的钻具组合进行井身轨迹调整: 
根据井眼轨迹调整需要的造斜率K来决定下入什么样的钻具组合,一般来说需要按造斜率的大小选择钻具组合: 
造斜率K在10°~15°/100米之间可以下入弯接头组合来完成; 
造斜率K在15°~25°/100米之间可以下入单弯动力钻具完成; 
造斜率K在25°~45°/100米之间可以下入双弯动力钻具完成; 
造斜率要求不高,为了减少起下钻次数(在配合高效PDC钻头的情况下),可以下入DTU组合来完成; 
3)、怎样确定造斜组合的装置角: 
①、装置角对井眼轨迹的影响规律: 
②、根据井眼轨迹的需要,利用沙尼金图解法确定工具装置角的方法: 
A、选择一定长度的线段,代表角度值。 
B、选原点O,作N、E坐标,根据Φ1作井斜方位线OQ。量OA=α1(长度代表角度),以A点为圆心,以γ为半径画圆。 
C、作线段OB,使∠AOB=ΔХ,交圆于B、B′两点,连接AB和AB′。 
注意,ΔХ是有正负之分的。ΔХ为正时,是方位增加,以OA为始边顺时针旋转作出OB线。 
D、用量角器量得∠QAB和∠QAB′两角,即得赠斜扭方位的装置角ω=∠QAB,减斜扭方位的装置角ω′=∠QAB′。 
E、用直尺量OB和OB′的长度,换算成角度,则是增斜扭方位的井斜角α2=OB,减斜扭方位的井斜角α2=OB′。 
③、动力钻具反扭角的确定 
A、公式法计算反扭角(由于误差太大,故略去)。 
B、经验数据法确定反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