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支持 >  软件文章 >  中国十大最难修建隧道工程盘点

中国十大最难修建隧道工程盘点

阅读数 20
点赞 0
article_banner


文章来源:隧道大联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

中国隧道建设实力公认是世界领先的。中国的隧道建设者逢山开路,穿江过海,建设了一座又一座超级隧道工程,不断刷新着世界的隧道建设记录。小编带你走近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感受一下隧道建设者们艰难的心路历程!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2




1、大柱山隧道

每3个月涌水灌满一个西湖!



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设计为单线铁路隧道,全长14484米,设置“两横一平”,隧道最大埋深为995米。该隧道融合了国内长大隧道复杂断层、涌水涌泥、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等各类风险,地质极其复杂多变,施工难度极大,施工技术和组织难题众多,是大保段唯一一座极高风险隧道。


大柱山隧道由中铁一局四公司施工,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开工的。原计划2014年完工,但建设中遇到了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难题,导致至今仍未完工。


这里几乎每天都在涌水。几年前一次涌水将14吨重的挖掘机推出了三十多米远。一次涌水后,6米高的拱顶被淹到只剩1米,大家划着充气艇进掌子面,手能摸到隧道顶部。还有一次,一个溃洞里竟然倾泻出无数光滑的鹅卵石,真是闻所未闻。


9年来,中铁一局的建设者把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用到了处理涌出来的积水和泥浆上。据测算,大柱山隧道的涌水量,3个月就能灌满一个西湖。开工9年来,已有涌水1.5亿立方米,能灌满15个西湖。


截至5月31日,大柱山隧道正洞开累完成了10033米,平导掘进已经突破11000米,正在通过最后一个叫“一井水”的断层。按照这个进度,大瑞铁路有望在2021年开通运营。届时,火车只需7分钟,就能穿越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7分多钟的畅通,中铁一局的英雄们付出了13年青春。






2、雪山一号隧道

高寒缺氧,千年冻土


青海花久高速公路雪山一号隧道,双洞总长9065米,平均海拔超过4400米,施工最高海拔达4800多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高速公路隧道。


更重要的是,隧道进口要通过冰川堆积物的多年冻土层,因为冻土极易产生热融和冻胀,可以说在冻土层上施工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多年冻土层中修建大断面公路隧道,在国内外更是尚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雪山一号隧道的难度和挑战对于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来说,可想而知。


2013年7月,中铁十八局三公司和中铁五局的团队在阿尼玛卿雪山脚下,开始施工建设。该地年平均气温零下4度,最低气温零下40度,不仅如此,由于隧道海拔4千多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60%,建设者们不得不在缺氧的环境下连续工作,雪山1号隧道建设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如果没有建设者们的坚持,隧道的贯通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3、桑珠岭隧道

89度高温,火焰山里打洞



桑珠岭隧道全长16447米,于2014年12月开建,预计2018年建成,是拉林铁路上的重难点工程。存在岩爆、高地温、温泉水等不良地质,为I级风险隧道。最难的是,这里的工人每天都要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虐炼。


桑珠岭隧道穿越在雅鲁藏布江峡谷峭壁间,早上隧道外温度零下十度,隧道内岩壁最高却达到了89度,接近西藏开水的沸点,鸡蛋二十分钟可吃。中铁五局的建设者们在近40度的环境温度里,穿着T恤干活,一天至少要喝五公斤水,因为极高的温度,大家饿了的时分就会拿一个鸡蛋来“煮”了吃,苦中作乐。






4、齐岳山隧道

熔岩+断层,一座巨型的充水蜂窝煤



宜万铁路34座高风险隧道中,最难的是齐岳山隧道。该隧道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城区西北23公里处,全长10528米,最大埋深670米,隧道穿越齐岳山背斜构造,地表大小天坑、竖井、落水洞星罗棋布,通过15条断层、3条暗河,施工管段均为可溶岩地层,设计最大涌水量74.3万立方米/天,被国内专家和同行公认为世界级难题,在中国工程界同类备受关注。


齐岳山隧道就是一座巨型的充水蜂窝煤。熔岩、高压岩溶水、断层、高低应力、煤层瓦斯、天然气……这些隐伏在隧道周围的幽灵,时刻威胁着隧道施工。


中铁十二局的建设者们进口段施工不到900天,就遭遇了150个大小溶腔。这些溶腔一旦突水,后果不堪设想。2008年10月底,齐岳山隧道仅仅只剩200多米,施工队却奋战了整整1年。耗时6年,齐岳山隧道终于在2009年12月10日贯通。






5、胡麻岭隧道

1个月仅能掘进4米



4米,这是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两三秒就能走过的距离,普通隧道施工不到半天就能掘进,为什么在胡麻岭隧道需要1个月?答案就在于这个隧道施工遭遇到了“世界难题”。


全长13.6公里的胡麻岭隧道,被列为兰渝铁路全线“头号重难点工程”。开工建设8年,终于在今年6月19日贯通,是全线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过去5年半,胡麻岭隧道发生了四次大突涌,不得不清理砂浆15万立方米,相当于2公里的隧道长度。


胡麻岭隧道3#斜井在施工期间,业主曾三次更换施工单位,期间包括隧道施工王牌单位,共有18个施工队伍参与过洞内外工程建设。但面对日渗涌量达800—1200立方米的巨大涌水量和“国内罕见、世界难题”的硬骨头,各施工单位都一筹莫展。长度为770米的斜井,曾几度欲被迫废弃施工。


2015年夏,在世界隧道施工中享有盛誉的德国施工团队,自带设备到胡麻岭“应战”,干了一段时间后,无功而返,在放弃、撤离时认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隧道”。然而这个不可能的神话却被中铁十九局打破了,他们研发出了组合式的真空降水技术使得开凿隧道速度大大加快。






6、平安隧道

五毒俱全,堪称“地质博物馆”



平安隧道位于阿坝州茂县境内,为双洞单线,全长28.4公里,由中铁隧道局和中铁三局承建。该隧道于2013年10月开建,2017年2月16日贯通,是成兰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当时我国西南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


该隧道位于阿坝州茂县至松潘段的岷江河谷地段,多次遭遇地震、断层、岩爆、涌水、煤层瓦斯等不良地质地带,囊括了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难题,堪称“地质博物馆”,属于极高风险隧道。


施工期间,隧道多次发生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涌水、高地温等现象。隧道地层包括千枚岩、板岩、砂岩,特点是软弱破碎,施工方相当于在“烂豆腐”里打隧道。其次,隧道正常涌水量每天达6万立方米,最大约每天7.2万立方米,一天的涌水可蓄满32个奥运会标准大小的游泳池。此外,隧道开挖时产生很强的水平和垂直地应力,遇到软岩会变形下陷,遇到硬岩则产生挤压爆裂的力,岩爆时,小车车头大小的岩石像子 弹一样弹射出去,且毫无规律可言。


面对诸多难题,中铁隧道局和中铁三局的施工者们不等不靠,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不断运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解决各种难题。


2017年2月16日,历经3年半的艰苦卓绝建设,西南地区铁路第一长隧成兰铁路平安隧道胜利贯通,填补了我国强烈地震带、极端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空白,为成兰铁路全线建成奠定了基础。






7、木寨岭隧道

遇风即化、遇水即融



除了胡麻岭隧道,木寨岭隧道也是兰渝铁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全长19.095公里,由中铁隧道局承建,于2009年3月开工,2016年7月18日贯通,是当时我国最高风险等级的铁路隧道。


木寨岭隧道遇风即化、遇水即融的脆弱地质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新奥法打眼、放炮、出渣施工概念,打隧道被“抠隧道”所代替,常规机械威力“顷刻失灵”,在施工过程中,炸药爆破被放弃而换用破碎机作业,破碎机就像扎进橡皮泥,钻杆打进岩层和豆腐、稻田没什么两样,中铁隧道局的建设者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镐和锹,一锹一镐地往里抠,若大的掌子面变成一个“考古场”。


即使如此细心掘进和支护紧跟,塌方依然频频出现,最好的月进尺也不过几米、十几米。挖掘出来黑褐色板岩“见光死”、看上去很硬实,抓起来像面粉,踩上去如泥浆;装上车成石粉、运出隧道便成了石浆。






8、双碑隧道

热涌水量极大



全长4373米的重庆双碑隧道,2010年开工,为当时国内最长双向六车道市政隧道。双碑隧道穿越的中梁地表水库、泉眼、鱼塘密布,地下水资源丰富,隧道内温度很高。


在2012年3月28日,隧道出现岩溶涌水,每天涌水量达2万多立方,水温高达37℃,洞内温度高达40℃,湿度达到95%。为了保证施工作业,四川路桥的施工者们专门将一车一车的冰块拉到施工区域以此降温,同时增加通风设备,降低洞内湿度。


该工程成功解决了日最大涌热水量32870方的国内最高难度隧道涌热水的世界级难题,终于在2013年贯通。四川路桥在隧道方面从此多了一张亮眼的名片工程。






9、乌鞘岭隧道

地质脆弱、工期紧、里程长



乌鞘岭隧道位于兰新线兰武段(兰州西-武威南)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为两座单线隧道,长20050米,由中铁隧道局、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和中铁十八局8家单位共同建设,于2003年3月开工,2006年8月通车,为兰武二线“咽喉”工程,也是连通欧亚大陆桥的咽喉枢纽工程,曾以“亚洲第一长隧”闻名于世,是我国首座长度超过20公里的铁路隧道。


该隧道围岩主要以千枚岩为主,特别是在岭脊段高地应力的作用下,千枚岩变形严重,属大变形围岩。隧道位于8度地震区,穿越4条区域性大断层组成的宽大挤压构造带,极高和高地应力地段多,地应力状态极其复杂。为了克服复杂的地质环境,参建单位采用了很多当时没有的先进技术,在短短3年内就打通了20公里长隧。


该隧道是我国铁路史上首次长度突破20公里、工期最紧、辅助坑道最多、施工进度最快的一条铁路隧道,2008年荣获中国建筑工程界最高级别奖项——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10、新关角隧道

高寒缺氧+超强涌水+超长里程



新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长32.645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于2007年11月6日全面开工。


除了高寒缺氧,新关角隧道的超强涌水可以说是中国铁路隧道建设之最。2008年5月后,6个斜井先后大量涌水,全管段日涌水量最大可达32万立方米,正常日涌水量也达24万立方米,曾创下了一个斜井连续4个月日排水量超17万立方米的国内高原铁路隧道建设新记录。


经过中铁隧道局和中铁十六局6年零5个月的建设,该隧道于2014年4月15日全线贯通。参建单位克服高寒缺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等困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了工程安全顺利推进。


高寒、缺氧、冻土、涌水、高温、熔岩、断层、五毒气体...你能想象到的所有难题,他们几乎都经历过,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国的隧道建设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让我们一起为建设者们点赞吧!

END


本微信公众平台交流和研究的范畴如下。

软件领域:MAPGIS、AUTOCAD、CASS、ARCGIS、MapInfo、Global Mapper、Photoshop、Surfer、grapher、ERDAS、envi、MICROMINE、DIMINE、3DMINE、CorelDRAW、Surpac、DGSS、CGIS、苍穹、理正等软件学习交流及提高。

专业领域:地质、物探、化探、测绘、土地、复垦、水文、环评、岩土工程勘查、稳定性分析、地质灾害评估、设计、施工图、林业、土石方计算、数据成图、矢量化、三维立体、效果图、论文图件等专业领域的探讨。

其他领域:高精度无偏移影像下载、矫正、处理,文字识别、录入、信息采集、数据库录入、各软件无缝转换、投标等领域的学习交流。

微信公众号:CXGIS1533310474

编辑微信号:CX15616506143

业务QQ:1533310474

添加小编微信,邀请您加入微信群。

感觉文档不错,请转发并点赞。

微信公众平台转发,请联系平台编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知识学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来源:筑龙路桥设计,感谢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免责声明: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推送文章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感谢原作者。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技术文章,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分享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3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4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5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6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7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8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9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0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1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2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3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4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5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6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7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8 中国最难修的10座隧道,你知道几条?的图19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相关文章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