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型介绍
人体下颌骨斜形骨折及固定系统模型:下颌骨在正中联合处成斜形断开,在断面中使用接骨板和螺钉进行固定。
图1 A、B斜形骨折骨折线位置及形状;C断面骨折固定系统;D骨折固定系统示意图
人体下颌骨包括松质骨、密质骨,其中密质骨 需要按照解剖区域分为髁突、喙突、下颌支、下颌角、下颌体、正中联合11个区域。
图2 人体下颌骨各区域划分
2网格划分
2.1 几何模型导入及处理
几何清理。将骨松质和骨密质的几何IGS文件导入到Hypermesh12.0中,用suppress功能将NURBS曲面的边界进行合并,保留骨折线。肌肉和牙列区域的边界。用toggle把自由边界进行缝合,用Filler将缺失的曲面重新填补。
牙列分离。把牙列的曲面move到另一个component里,把牙列和下颌骨分开。再将空洞用曲面拟合上:在牙列与下颌骨分离的边界线上布点node,用2D-spline-surface only拟合出曲面,把该曲面的自由边界用toggle缝合到牙列上,牙列、下颌骨形成封闭的几何体。
图3 用Hypermesh进行牙列分离处理
解剖区域分离。用square在各区域分界线创建平面,用trim将骨松质和骨密质表面切分,形成黄色的共面边界线便于网格的划分。
骨折线及骨痂的建立。同样的方法,用trim和拟合建立。(“原来我的曲面建模是从HM开始……”)
图4 通过骨折线拟合的断面(骨痂)
螺钉孔的建立。用圆柱trim下颌骨。
图5 分离出各解剖区域及螺孔的建立
2.2划分2D网格
用automesh-size and bias先对重要区域划分细网格0.5mm,然后对剩余的部分用automesh-surface deviation最大单元尺寸为3mm,最小单元尺寸为0.5mm进行网格划分,生成2D面网格。
图6 划分好的面网格
用qualityindex检查网格质量并用element optimize优化网格。网格太差不能优化的,删除相关的部分网格,用edit element-create重新画网格,再用automesh-mesh选定重新画的网格自动重生成新的网格。
检查完单元质量后,先edges –equivalence没有合并的节点,再检查edges-find edges,再处理没有封闭的边。用replace把节点拉到一起,再用edit element-create重新补网格,再用automesh-mesh选定重新画的网格自动重生成新的网格。
用check elems分别检查各项指标,检查是否满足面网格要求以便于生成好的体网格。检查connectivity,用save failed保存,然后用mask找出该不连续、重合的单元,进行删除处理。
图7 网格质量检查
2.3生成3D网格
用tetramesh生成3D四面体网格。用check elems分别检查3-d各项指标,检查是否满足分析要求。
网格模型完成。
最后设置边界条件,用Abaqus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