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支持 >  软件文章 >  买软件时没考虑并发数?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买软件时没考虑并发数?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阅读数 15
点赞 0
article_banner

说实话,咱们买软件时谁没被销售忽悠过?"按最大人数买准没错""到时候不够用更麻烦"——结果现在一半许可闲置,关键时刻却不够用。别急,2025年有套成熟的补救方案,就算当初买错了,现在优化也完全来得及。

第一步:先给现有许可做个"CT扫描"
装个许可监控工具(比如OpenLM),花一天时间看看:

  • 真实并发峰值到底是多少(别被销售忽悠了)
  • 哪些模块真正紧缺,哪些在"睡大觉"
  • 有没有离职员工账号还在占用许可

2025年某家电企业一查吓一跳:他们按100人规模买的UG许可,实际峰值才62人,却有20多个许可被测试部门长期占用。这一下就找到了38个许可的优化空间。

第二步:设置"智能调度员",让许可流动起来
现在的许可管理工具都能当"智能交警":

  1. 设置无操作15分钟自动释放规则
  2. 建立不同岗位的优先级(设计师优先,实习生排队)
  3. 给关键项目开绿色通道(比如新车研发组永远有5个CATIA许可)

苏州某零部件厂去年用这招,把50个SolidWorks许可玩出了100个的效果。最关键的是系统会自动记录使用数据,谁在浪费资源一清二楚。

第三步:玩转"分组魔法",各取所需
把许可池切成三块:

  • 核心池:保障重点项目的固定配额
  • 共享池:日常需求按先到先得分配
  • 弹性池:应对突发任务,需审批使用

广东某无人机企业更绝,他们还搞起了内部"许可银行":哪个部门节省的许可可以"借"给其他部门收积分,结果员工主动优化使用习惯,整体利用率提升70%。

第四步:用数据指导后续采购,避免再次踩坑
2025年最聪明的企业都在建"许可数据驾驶舱":

  • 分析各模块使用热度,停用冷门功能
  • 预测下季度需求峰值,提前调配资源
  • 用真实数据跟供应商谈判,争取更优价格

浙江某模具企业靠数据分析发现,他们买的20个高级仿真模块使用率不到30%,换成基础模块后多覆盖了50个工程师,第二年预算直接省了200万。

现在行动,就是最好的时机
并发数买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将错就错。2025年的行业数据显示,实施优化方案的企业平均能在3个月内看到效果,6个月收回投入成本。下次再遇到许可紧张,别急着抱怨当初买少了——先把现有的管好,你会发现,问题可能根本不是数量不够,而是分配太粗放。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联系格发获取更多资讯
相关文章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