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双非,硕士985,2022届物理专业准毕业生。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们每个人限制在了家中,作为总是会花很久的时间来铺垫未来的我,此时便借此机会思考人生的下一个岔路口怎么走。
于是初步决定掌握一门语言,疫情期间在家选择学习python,在这之前我只有点matlab基础,再加上本科也上过c语言的课程。从b站大学,跟着黑马程序员,第一次从0实现了一个飞机大战游戏的小项目,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面向对象的编程。(这竟然为我后面学习SystemVerilog打下了基础)
疫情结束后,回到学校,一边搞着科研,另一边整天在想以后干啥。一个python的小项目不足支撑起简历的门面。后来听师兄他们说,学光学的可以去搞计算机图像处理。当时信心挺足,先看了冈萨雷斯那本图像处理的书,学了些理论的知识,后来又开始从网上找开源的项目,又整了opencv的模块,后期又听说企业都用C++,一时间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再加上科研任务,放弃了这个选择。
下一个阶段,过了很久,也不想重拾起图像处理了,加之知乎上人人都在传这个可太卷了,于是从本专业下手,想去学光学设计,心想虽然挣钱不多,可是那个东西主要是吃经验的工作。用到的工具是zemax,学了一个月,花钱买了软件,软件操作倒是会了,但是理论没人教,没项目,哎太难,放弃。尝试了好多,下了好多决心去做,但无奈困难重重,试错成本很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师姐的朋友那儿,也就是ICer消食片那儿了解到IC验证,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这位师兄,带我走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决定最后再尝试一次。从21年寒假开始,在本科学过数字电路的基础上,花一个月的时间又过了一遍数字电路。然后从3月份开始学习Verilog,一开始也是比较难,csdn和b站各种搜,看的视频也比较杂乱,但是好在把这些视频融会贯通起来,对一些基础的电路设计可以理解了。3-4月的这个时间段里主要是刷一些笔试题,做一些简单的设计,进入4月就开始学习SystemVerilog和UVM的验证知识了,也就是mxxf的项目。其实我觉得讲得特别好,给出详细代码,比较详细系统,比其他平台讲得强不少。学SV和UVM各花了一个月,转眼6月份了。由于我转行的,或者说投递的比较晚了,这个时候实习很难找,估计也是项目太常见的原因。我还买过一些其他的项目,不过期间上过当,花了好多冤枉钱。
进入公司之后,接触了很多资源,刚开始在Linux系统下操作不熟悉,下班了就恶补,卷的都怕某外企会骂我。各种脚本,Linux,gvim,yaml,cadence的仿真工具,总之学到了很多。进入公司实习,人家都默认这些工具你都是会的,Linux基础你都有,花了差不多2周时间让你熟悉吧。但是一些操作的原因,为什么这么做,我当时还是模模糊糊的,就被赶着进入项目了,被分配的任务里会用到汇编来写指令。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不少,加上我下班后自学的东西,足够我填满了秋招的简历。
实习期间,8月中旬我就参加了提前批的招聘,提前批可谓是大佬云集。我一开始以为不会差很多,投了好多,陆陆续续收到10场面试,但是提前批的offer对我来说还是挺难拿的,所以我觉得提前批还是对科班的同学友好很多。21年的行情早的让我一度认为是金8银9了,而且8月底我拿到的offer也只有2家。但是,确实9月的机会会多很多,公司发offer是根据你的三方时间发的,所以,9月份投递也算来得及。后期接近10月,各大厂相继抢人,薪资也越来越卷,倒挂9月。到了11月,由于各种违约,个别的企业也是开始补招,此时的offer是我觉得最好拿的,也就是在11月我拿到了我所有offer里最高的base,西安26k。我的主战场是西安,后期拿到的offer就多了。海思,大疆,寒武纪,澜起这些要求比较高,我没拿到,还有紫光国芯(hr挂),全志科技挂。
总结,我觉得实习挺有必要的,哪怕只有2-3个月。海投海面,你就懂得如何面试,懂得面试问什么了。科班+实习+项目+竞赛就有拿50w的机会。
最后:2022年初,已经确定去哪儿了。突发的西安疫情,把大家封控在宿舍。毕业论文提交后,下了个虚拟机,沉下心来,将之前的项目在vcs跑了起来,加上自我的题解,调试,debug,又有很多新的体会。前期,忙于面试,整了一些八股文的套路,项目的套路,这也是迫不得已。有些东西,不亲自敲一下,亲自从头到尾搭建一下(比如在公司实习的时候,只用别人写好的环境,makefile,脚本),可能会成长很慢吧。
接下来,进入下一个三年目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