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总参数设置
适用于框架,框剪结构,未提及的部分保持不变即可。
一. 建模参数
楼层 > 设计参数
1 总信息
框架结构,框剪结构
钢筋混凝土
《工程结构通规》3.1.12---(重要性系数取值) 《工程结构通规》2.2.1---(安全等级取值)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结构重要性系数$\gamma_0$一级很严重1.1二级严重1三级不严重0.9
无地下室,且设置了地梁层时为1
拉梁层底标高、或裙房基础底标高
《混规》3.5.2---(环境类别) 《混规》表8.2.1---(保护层厚度取值)
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杆一1520二a2025二b2535三a3040三b4050
《高规》5.2.3 《混规》5.4.3
现浇混凝土框架:0.85
《建筑结构可靠性统一标准》表8.2.10---(荷载调整系数) 《工程结构通规》2.2.2---(设计年限)
类别设计工作年限(年)荷载调整系数$\gamma_L$临时性建筑结构50.9普通房屋和构筑物501.0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1001.1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容重:(考虑抹灰改为)26
3 全楼信息
楼层 > 全楼信息
混凝土强度:C30(不采用高强度混凝土以节约钢筋)
钢筋级别:HRB400(采用高强度钢筋以减少配筋量)
二. SATWE参数
1 总信息
输入0,要设置去“地震信息 > 斜交抗侧力构建附加地震”添加。
框架:26,框剪:27
裙房层数=地下室层数+地上裙房层数
嵌固端所在层号=地下室层数+1 (YJK中不同,嵌固端所在层号=地下室层数)
一般1m
不勾选
模拟施工加载3
计算水平风荷载,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通用规范(2021版)
全国、或按实际填写
楼层剪力差方法
勾选
勾选“仅整体指标采用” (其中位移比,层间位移角,周期比,刚度比采用强刚模型,其中内力,配筋采用非强刚模型)
2 风荷载信息
《荷载规范》8.2.1
B类:乡镇(一般选B类) C类:城市市区
《荷载规范》附录E.5
使用satwe计算后将计算得到的周期填入 第一二振型(平动)平动系数>0.8,第三振型(扭转)/平动<0.9
混凝土结构:5%
60m以下:1.0,大于60m:1.1
勾选
《荷载规范》8.3 《高规》4.2.3
方形建筑:1.3(高宽比不大于4)
L形建筑,高宽比大于4:1.4
3 地震信息
《抗规》附录A
地勘报告
《抗震通规》5.2.1,《抗规》3.3.3
《抗震通规》4.2.2,《高规》4.3.7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使用“多遇地震”的值,如8度选择0.16,来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高规》4.3.17
框架结构:0.6~0.7 框剪结构:0.7~0.8
混凝土结构:5%
《抗规》5.2.2
一般勾选“程序自动确定振型数” 若手动,则振型个数=层数×3
《抗震通规》4.1.2
对扭转不规则结构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位移比大于1.2时,为扭转不规则)
《高规》4.3.3
勾选“考虑偶然偏心” 勾选相对于边长的偶然偏心“(5%) (考虑偶然偏心,自动考虑由此引起的可能最不利的地震作用)
勾选
4 活荷载信息
《工程结构通规》4.2.4,4.2.5
《高规》5.1.8
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2,应考虑活载不利布置 填写影响的最高层号
5 调整信息
《高规》5.2.4
勾选
《高规》5.2.2
1.3~2.0(一般8度区位移计算取2.0)
《高规》5.3.4
勾选(使得梁端配筋减少,达到强柱弱梁。减少梁高跨比)
《高规》5.3.4
不勾选
《抗震通规》4.2.3
勾选
《抗震通规》4.2.3
填0(规范加速度段方式调整)
《高规》5.2.3 《混规》5.4.3
现浇混凝土框架:0.85 调幅方法:两种均可
已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1.0 未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1.1~1.2
《高规》5.2.4
折减系数取0.4 (两侧有板的梁会计算,两侧没有板的独立梁不会计算)
6 设计信息
《建筑结构可靠性统一标准》8.2.8条文
100年:1.1(一般填1.1,提高一级) 50年:1.0
勾选
按照实际情况勾选
《高规》5.4.1
框架结构刚重比>20,不考虑二阶效应
不勾选(这里按照混规B.04)
《高规》6.2.1,6.2.3
超配系数取1.15
《抗规》6.2.6,《高规》6.2.4(内力调整)
选取“单偏压计算”即可(角柱,异形柱会强制使用双偏压计算)
《混规》6.3.12
简化方法
7 荷载组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