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求塑性极限荷载时,结构的变形应该较大,建议把大变形打开。
因为小变形计算时不考虑结构的变形,因此计算是线性的,而大变形打开时每个荷载步后都会对模型进行修正,其计算是非线性的因而计算结果更精确,如果结构变形比较小时两种结算结果基本相同,但是大变形会消耗更多的资源。
29.如果在接触分析中模型之间存在间隙,为了防止刚体位移,需要调整初始接触条件,一般有三种方法:
1通过自动计算contact surface offset 来关闭小的间隙(keyopt(5)=1)
2通过实常数ICONT指定目标面周围环境的调整范围
3通过实常数PMIN和PMAX来调整目标面位置来调整初始穿透,如果目标面被约束,则PMIN和PMAX无效。
有间隙存在还能做接触分析吗?
1).建模时使接触体处于刚好接触的位置;
2).通过给定位移来将接触体移到接触位置;
3).通过软弹簧把两个分开的物体连起来,采用动态方法求解。
30.【讨论】结构计算完成后怎样画出某结点或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标准方法:
1)定义变量:拾取主菜单:Main Menu>Time Hist postproc>Define Variables>在随之弹出的对话框中点
击Add键,定义第一个变量序号为2,选取第一个变量stress,确定与之对应的下一级选项(如Y-direction sY等);
返回定义变量对话框,再点击add键,定义第二个变量序号为3,选取第二个变量strain-elastic及以及对赢得下一级选项(如Y-dir'nEPELY等,在应力-应变图中,其向量的取向应相同)。同理再定义变量4,选取变量strain-plastic及与之对应的下一级选项如Ydirn EPEL Y等),在应力-应变图中,应变是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累加的总应变。为使其实现相加,还需进行以下操作:拾取主菜单:Main Menu>Time Hist postproc&gtmath operation>add,定义计算变量序号为5,同时在相应交互框内输入3和4。点击确认键,则由变量3,4代表的应变之和就存在变量5中。
2)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拾取主菜单:Main Menu&gtTime Hist postproc&gt.setting&gt.graph.设置x轴向变量为单变量,并将其变量序号定义为5。点击确定键退出退化框。拾取应用菜单:UtlityMenu&gtplot ctrls>styles>Graphs&gt:Modify axis.将 x.y 坐标 轴分别命名为 Ystrains,Y-stress,拾取主 菜单: Main Menu>Time Hist postproc&gt:graph variables.在对话框上"the first variable”对应的交互框中输入2。点击确定键,则预想的应力-应变曲线就显示在屏幕上。
31. LGEN, ITIME, NL1, NL2, NINC, DX, DY, DZ, KINC, NOELEM, IMOVE
Generates additional lines from a pattern of lines.
建锚杆时可用于复制锚杆
32.ansys 图型导入到CAD中
2.打开AUTOCAD,输入WMFIN命令,就可以在CAD中编辑啦
33.ANSYS后处理中如何显示三维实体模型表面结果云图
(1)将需要显示表面结果的三维实体模型的某些表面上的节点选出(Utility>Select)
(2)将显示方式POWRGRPH设置为OFF(命令:/GRAPHICS.FULL)
(3)在/Post1下,绘制结果云图;或者在PlotCtrls>Device Options>Vector Mode...ON(命令/device,vector),可以绘制等值线。
34.ANSYS结果等值线输出
对体和面来说,ANSYS默认的结果输出格式是云图格式,而这种彩色云图打印为黑白图像时对比很不明显,无法表达清楚,这对于发表文章来说是非常不便的。发文章所用的结果图最好是等值线图,并且最好是黑白的等值线图。笔者原来进行这项工作时一般借用photoshop等第三方软件,很麻烦,并且效果不好。现通过摸索,发现通过灵活运用ansvs本身也能实现这项功能。
现将步骤写给大家。
(1)将要输出的结果调出,这时为彩色云图;
(2)将云图转换为等值线图的形式
GUI:plotCtrls->Device Options->[/DEVI]中的vector mode选为on命令:/DEVICE.VECTOR.1这时结果为彩色等值线,若直接输出,打印为黑白图像时仍然不清晰,为此需进行以下几步将图像转换为黑白形式;
(3)将背景变为白色
命令:jpgprf,500.100,1
/rep
(4)对等值线中的等值线符号(图中为A.B.C等)的疏密进行调整
GUI:plotCtrls->Style-->Contours->Contours Labeling在 Key Vector mode contour label 中选中 on every Nthelem,然后在N=输入框中输入合适的数值,例如5,多试几次,直到疏密合适
命令:/clabel.1.5
(5)将彩色等值线变为黑色
GUI:plotCtrls->Style->Colors->Contours Colors将Items Numbered 1,Items Numbered 2等复选框中的颜色均选为黑色,图像即可变为黑白等值线图像命令:/color,cntr,whit,1等等
(6)最后一步:出图
GUI:plotCtrls->Capture Image
35.ANSYS怎么把节点计算结果输出到文件
*cfopen,1,txt
*GET,S1max,node,mmm,s,1.,!最大值为S1max,mmm是节点号
36.E值只是变形模量,只是和变形有关;
v是泊松比,而泊松比是与侧压力系数有关的,侧压力系数是随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的C和o值在使用DP材料时直接决定了屈服函数所以对材料的塑性有关直接的影响,在这两个值中,主要的影响是C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