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的前处理功能: 
  
1. 增加了视图操作的快捷键: 
  
Shift + f – 全屏 
  
Shift + h – 隐藏显示 
  
Shift + s –光照 
  
Shift + w – 线框模式 
  
Shift + c – 填充色模式
Shift + p – 零件层开?关 
  
2. 增加对负视图的支持: 
  
Shift + X-Y图标 – X-Y视图负方向 
  
Shift + X-Z视图图标 – X-Z视图负方向 
  
Shift + Y-Z视图图标 – Y-Z视图负方向 
  
Shift + 等轴视图 – 等轴视图负方向 
  
3. 拉延筋的显示与否由锁定的零件层开关状态决定。 
  
4. 修改视图名称,与后处理一致: 
  
俯视图 -> X-Y 视图 
  
左视图 -> X-Z 视图 
  
右视图 -> Y-Z 视图 
  
5. 更新CAD Translator 到2.0版本。 CAD Translators 2.0 不再需要独立的 
  
授权许可证。 
  
6. 导入IGS 文件使用动态连接库。 
7. 配置文件使用新的文件名:dynaform561.ini。
8. 在preprocess -> model repair 菜单下创建单元时,允许多次撤销操作。 
  
9. 拉延筋以BEAM单元输出到NASTRAN文件并且可以从NASTRAN文件 
  
恢复拉延筋设置。 
  
10.使用默认模板创建d3plot 曲线。 
  
11. 允许在屏幕上显示拉延筋的百分比。 
  
12.增强了打印功能。 
  
13.提供了对Solidworks和 Inventor 文件格式的支持。 
  
14. 更改了特征线和点云显示模式的快捷键。使用Shift+鼠标键操作特征线显示,使用 Alt+鼠标键操作点云显示。 
  
增强设置模块: 
  
1. 重力分析采用新的缺省参数,支持动力松弛法,动力隐式法和静力隐式 法。 
2. 对于隐式分析,提供了修改接触参数IGAP 的 功 能(Define tools -> Define contact -> Define contact parameters)。 
  
3. 支持板坯的单面接触。 
  
4. 改进了工具几何参照。 
  
5. 更改了所有组合框的背景颜色。 
  
6. 定义工具时,自动激活/不激活相应的工具参数,如工具位置和工具运动方向。 
  
7. 改进了工具定位功能。 
  
8. 改进了 Auto Assign工具功能。 
  
9. 改进了编辑SPC功能,如选择多个节点。 
  
10. 改进了上一工步中保持工具位置的动画显示。Improve animation in keeping position of tools in previous stage。 
  
11.改进了工具显示功能(Tools -> Display)。 
  
12. 增加了时间步长控制选项“Selective mass scaling”。 
  
13.允许指定输出 ASCII 格式结果文件((rcforce, rbdout, glstat, etc)。 
  
14.增加了打开/关闭Job ID选项。 
  
15.允许导入/导出*.csv格式的载荷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16.定义d3plot 输出间隔更加灵活方便。 
  
17. 允许自定义工具运动控制和力控制以实现真实的工艺过程。 
  
18.修正了关键词“DATABASE_RCFORC”错误,存取数据库等。 
  
新增的后处理功能: 
  
1. 增加了成形压力XY曲线绘制的快捷方式(行程 (mm) 与力(N)的关系)。 
  
2. 增加了视图操作的快捷键: 
  
Shift + f – 全屏 
  
Shift + h – 隐藏显示 
  
Shift + s –光照 
  
Shift + w – 线框模式 
  
Shift + c – 填充色模式 
  
Shift + p – 零件层开?关 
  
3. 增加对负视图的支持: 
  
Shift + X-Y图标 – X-Y视图负方向 
  
Shift + X-Z视图图标 – X-Z视图负方向 
  
Shift + Y-Z视图图标 – Y-Z视图负方向 
  
Shift + 等轴视图 – 等轴视图负方向 
  
4. 导入/导出用户视图。 
  
5. 导入/导出*.csv格式的载荷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6. 增强了变薄计算功能(增加了用原始厚度绘制总体变薄的选项)。 
  
7. 导入/导出光照属性。 
  
8. 导入/导出颜色条信息。 
  
9. 改进了FLD 曲线格式。 
  
10.改进了零件干涉检查功能。 
  
11.改进了Tool wear功能。 
  
12.增加了帧描述功能。 
  
13.等值线云图中增加了弯曲应变分量。 
  
14.改进了多工步结果的处理。 
  
15.改进了等值线云图级数的控制。 
  
16.增加了整个冲压过程中最大压力显示的功能。 
  
17.增加了对FIC格式文件的支持。 
  
18.修正了日文系统中字体显示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