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abaqus与star-cd耦合分析的最后一讲,我来来说点高端的。
利用abaqus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利用star-cd进行流体分析,star-cd将热流与压力传递到abaqus,abaqus将温度传递到star-cd,彼此耦合,完美和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选用如下两个模型

Step-1:abaqus的前期准备
导入实体,赋予属性

导入的时候记得缩放0.001,因为三维软件大多是mm制的,为了避免单位的混乱,我们采用国际单位制进行,一劳永逸
对于材料定义,因为是热力耦合,所以弹性模量,泊松比,热传导率,比热,密度需要定义好
Step-2:划分网格,建立集合与相关表面

单元属性定义为C3D8T的热力耦合单元

建立两个集合,一个是入口的inlet,一个是整个模型all


建立三个面,一个是用于流固耦合的inner,一个是外部散热的exterior,一个是法兰散热的flanges
Step-3:建立载荷分析步

分析步长250s,流固耦合也以250s作为一次耦合间隔
总时间10000s,合计耦合40次

在interaction中为刚才定义的散热表面建立散热系数
入口设置500K的进口温度

该固定的地方固定住

初始环境温度给300K

Step-4 :导出inp文件,加上耦合分析的关键字

至此,abaqus的操作基本完成
Step-5 :定义物理属性
在star-cd中导入面网格,这里不需要缩放,因为star会识别导入几何的单位,自动转换成米制(国际单位制)
然后根据我们之间所说的,划分蜂巢网格

这里定义inlet为速度入口,10m/s
定义outlet为分散流出口
定义wall作为流固耦合区域

当然,这里我们事先定义一下分析的模型

之后,定义一下耦合程序的设置
a 定义abaqus的耦合

b 定义导入导出项

c 定义一个探针点,识别温度变化
在流体出口设置一个点检测温度渐变,当|最大-最小|<0.5K的时候计算停止,同时内部迭代取60,最大物理时间10000s(40次耦合)

d 在求解设置中,定义分析步长250s

Step-6 :分析结果
a 流体中的温度变化

b 流体中的速度变化

c 流体中的压力变化

d 探测点的温度变化

e 固体中的应力

f 固体中的温度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